目前市面上看到的产品其实并算不上智能家居,或者说仅仅是做到了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指令的下发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大差距,而我这里讲的主要是现状下的一些理解。
从全局上看,我认为智能家居有几个阶段:
设备数字网络化—-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语音控制—-‘贾维斯’
第一阶段最简单,设备肯定要通电并把物理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比如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电子门锁,体感设备,门磁,遥控器,联网之后,也就是到了第二阶段,互联后可以不依赖物理开关控制,能通过某种信号控制,这里的控制渠道可能有很多:红外、射频、蓝牙、网络… 再然后我们可以对这些互联可以远程控制的设备设置一些联动的逻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自动化控制,比如:检测到有人就播放一段语音、十二点音箱自动播放广播、人回家时关闭窗帘打开灯… 再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智能音箱语音完成一些指令或者基于AI的对答,再然后可能就是像钢铁侠里贾维斯那样的超级管家,能像人一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的自动化处置!
目前市面上看到的产品其实并算不上智能家居,或者说仅仅是做到了前三个阶段: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指令的下发,还有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距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大差距。最近的频频发布的智能音箱目前也只是实现了语音控制,距离真正的智能管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这里讲的“智能”主要是现状下的一些产品。
一.智能家居是什么,能干什么?
就我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我把智能设备(物联设备)分为两类:
一类是信息采集器,摄像头、门磁、温度计、湿度计、霾表、红外传感器、烟感、水感等等。用来收集环境数据。
一类是控制器,灯、开关、窗帘盒、插座、锁、空调、用来执行某种动作。
而把采集器和控制器协调在一起,执行远程操控或是根据不同条件设置不同的动作,就成了现在所谓的智能家居系统。目前基本形成了 采集器+控制器+网关 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模式。
二.智能家居系统
由于技术上的没有完全统一的协议,再加上一些厂商的封闭思维,不同厂商间的采集器和控制器是不通用的,都需要去配置各个家自己的中控系统及app,所以目前想把家里的全套东西都配置好你可能要在一个手机里装N个app,家里也是要接各种网关设备,或者一步到位全买这一个厂商的全套产品。
控制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开放平台,一种是封闭平台(但也并不绝对)。就如字面意思,国外比较多的是统一软件协议然后各家做各家的硬件,然后由统一的控制平台来完成智能控制,比如HomeAssistant、Domoticz、Google Home、homekit(虽然homekit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开放…但他开放了统一的协议标准);对比国内,目前多数是自己管自己,平台之间互不兼容,想做到智能就要买我家的全套设备才行。
三.封闭平台(这里只说国内的)
LifeSmart、阿里智能、萤石云:这些平台较为封闭,都由各个智能设备厂商自己独立建立的中控app,只能控制自己旗下或者联盟内的产品及设备,无法“跨界”联动。
博联boardlink,米家:基本属于半开放的状态,支持部分系统的相互联动。
LifeSmart,是国内的智能家居品牌,主打智能家居控制,缺少大家电类的覆盖,品质较高但相对的价格也比较贵。
阿里智能/天猫精灵,依托阿里强大的整合能力组成了很大范围的联盟,目前在大小家电范围覆盖的较广,但在门磁、传感器类比较缺乏。
萤石云,海康威视旗下的品牌,做监控起家,主打安防类,门磁、人体传感器、声光水传感器的场景及联动比较丰富,但比较遗憾的是他没有太丰富的家居类的设备。但必须说一嘴,毕竟萤石是视频监控起家,他在监控领域的能力还是比较开放的,有较为丰富的摄像头相关api。
博联boardlink,博联以红外和射频遥控作为切入点,可以与大部分红外和射频设备联动,目前也在搞自己的平台,但他的远程遥控器处于半开放的状态,可以对接很多三方的平台以及多数的智能音响,如:天猫精灵、Amazon Echo。
米家,小米在智能家居这块布局很早,以比较高的性价比取得了比较大的覆盖量和认可。目前也处于一种半开放的状态,可以支持对接三方平台。
以我自己家举例,如果按我自己的想法去实施的话我可能需要下面四个厂商的产品,(手机里同时装四个app、家里装四个网关,而且他们之间还不能相互控制)
小米 霾表、空气净化器、灯、插座
博联科技 红外控制 FR射频控制
阿里智能 空调、冰箱(家电类)、插座
萤石 摄像头、门磁、红外、烟感(安防类)
用了4家的设备,就得用四家的app分别控制码?What a fuck?问题来了,如何能做到在一个平台统一天下呢?由此我们就可以引出前面提到的开放平台了,
四.开放平台
为什么选开放平台呢?因为我们可以借着平台的开放性,把不同厂家的设备都放到一起(当然,这里也要求厂家的产品有开放的协议,可以由第三方获取数据或者控制)借助社区和极客的力量不断扩充平台覆盖性和灵活性,最终做到一个平台统一天下,当然这也是智能家居体系再往‘贾维斯’方向前进的必然道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开放中控平台: Homekit、HomeAssistant、Domoticz
Homekit
是苹果推出的智能家居平台, 并在iOS 10开始默认在手机“家庭”app中集成,可以通过apple内置的siri完成语音控制,但无法通过其他app或者android手机控制。目前接入homekit的厂商并不是很多,而且价格偏贵。亮点在于siri控制和苹果比较高的产品质量,准确的说他应该也属于封闭平台,但为什么要把他放在开放平台?因为他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接入协议,通过这个协议可以把很多不支持homekit但是开放接口的智能设备接入到homekit里;比如homebridge,它由前homekit程序员创建,用nodejs编写,用于让更多无法接入homekit的产品接入homekit平台,程序开源,有各个兴趣组提供不同的插件,以兼容不同的智能设备,像桥一样把三方的设备与homekit连接在一起,让他们能在iOS里被Siri控制。
HomeAssistant
是一款开源的智能家居平台详细介绍见其官网:https://home-assistant.io ,需要运行在python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网页和手机客户端完成控制。目前看功能方面要比homekit强大很多,因为其开源的原因,可定制性较强,受到比较多开源爱好者的喜欢。支持通过网页或者android手机app、iOS手机app的控制;支持各种复杂条件的自动化动作(满足X情的条件下,做Y);语音控制方面,支持与类似亚马逊的Echo的智能系统的控制,当然因为其开放性也支持天猫精灵、小度、小爱同学的控制对接,同时得益于homebridge,也可以将其中的设备对接到homekit中进而由Siri控制
Domoticz
也是类似homeassistant的智能家居平台详见官网http://www.domoticz.com/,相比来说界面有待优化,与HomeAssistant一样支持通过网页或者android手机app、iOS手机app控制;支持各种复杂条件的自动化动作(满足X情的条件下,做Y);语音控制方面,支持与类似亚马逊的 Echo的智能系统的控制。
五.自己
这里本人选择的是HomeAssistant+homekit的路,大致实现了HomeAssistant作为家居声、光、电、媒体的控制中枢,同时借由HomeAssistant的开放能力,实现通过Siri/天猫精灵的语音控制能力,还有基于Homepod(airplay)的语音播报能力。
后续有机会再进一步介绍。